11月1日,“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水锤消除设施应用的专题研究”结题报告专家评审会在我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水务集团组织,市水务局参加。会议邀请了原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骆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东南大学傅大放教授、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李朝晖高级工程师和南京水务集团严小明高级工程师作为评审专家。
与会专家经认真讨论后认为:该课题研究在国内大口径长距离污水压力输送工程水锤消除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其成果在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中得到运用验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会领导对我院践行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投入科技创新、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助力南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表示高度赞赏。同时希望我院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与具体工程项目结合,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由我院承担设计任务的南京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二通道工程”)旨在解决该收集系统应天大街主通道(规模40万m3/d)在高水位运行和检修方面的不便,以消除相关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并提升污水系统的韧性。
二通道工程设计规模40万m3/d,管道设计压力35m,最大落差40m,其中穿越长江南京夹江段采用直径8.8m盾构隧道,为国内首创。主管道管线采用DN2200压力输水管,总长度约为12公里,大部分线路穿越南京市主城区。该工程具有输水距离长、输水量大、高程变化幅度剧烈以及水锤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对该工程的大口径污水输水管采取有效的水锤防护措施,以确保其运行安全稳定,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关于污水工况下大口径管道水锤防护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次由南京市水务局、水务集团和南京市政院组成的课题组对该领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
课题组通过文献分析、产品调研、案例考察、模型分析等手段,对水锤消除设施的应用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结合二通道项目,提出水锤消除设施选型的原则及方案。
同时模拟了二通道工程建成后与既有泵站、箱涵联合运行的各种工况的稳态和瞬态过程,挑选出最不利工况,利用Hammer等国际先进水锤计算软件模拟各类可选水锤消除设备的安装组合,从技术可行、维护方便、安全保障和环境友好等方面,找出最适合本工程的水锤防护方案,并编写了泵站管道运行手册。
—
公司总经理助理沈巍表示,我院将与课题组一起积极落实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完善研究成果,为提升城市排水安全性,促进城市水环境持续向好,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贡献一份力量。
—
供稿|刘玉兰、郑杰华
审核|沈 巍
11月1日,“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水锤消除设施应用的专题研究”结题报告专家评审会在我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水务集团组织,市水务局参加。会议邀请了原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骆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东南大学傅大放教授、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李朝晖高级工程师和南京水务集团严小明高级工程师作为评审专家。
与会专家经认真讨论后认为:该课题研究在国内大口径长距离污水压力输送工程水锤消除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其成果在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中得到运用验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会领导对我院践行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投入科技创新、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助力南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表示高度赞赏。同时希望我院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与具体工程项目结合,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由我院承担设计任务的南京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二通道工程”)旨在解决该收集系统应天大街主通道(规模40万m3/d)在高水位运行和检修方面的不便,以消除相关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并提升污水系统的韧性。
二通道工程设计规模40万m3/d,管道设计压力35m,最大落差40m,其中穿越长江南京夹江段采用直径8.8m盾构隧道,为国内首创。主管道管线采用DN2200压力输水管,总长度约为12公里,大部分线路穿越南京市主城区。该工程具有输水距离长、输水量大、高程变化幅度剧烈以及水锤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对该工程的大口径污水输水管采取有效的水锤防护措施,以确保其运行安全稳定,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关于污水工况下大口径管道水锤防护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次由南京市水务局、水务集团和南京市政院组成的课题组对该领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
课题组通过文献分析、产品调研、案例考察、模型分析等手段,对水锤消除设施的应用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结合二通道项目,提出水锤消除设施选型的原则及方案。
同时模拟了二通道工程建成后与既有泵站、箱涵联合运行的各种工况的稳态和瞬态过程,挑选出最不利工况,利用Hammer等国际先进水锤计算软件模拟各类可选水锤消除设备的安装组合,从技术可行、维护方便、安全保障和环境友好等方面,找出最适合本工程的水锤防护方案,并编写了泵站管道运行手册。
—
公司总经理助理沈巍表示,我院将与课题组一起积极落实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完善研究成果,为提升城市排水安全性,促进城市水环境持续向好,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贡献一份力量。
—
供稿|刘玉兰、郑杰华
审核|沈 巍